韭菜久香

Connor 币安下载 2022-09-27 135 0

小时候并不爱吃蔬菜,尤其讨厌有怪味道的菜,如芹菜、大蒜、香菜、韭菜等等,成年后认识到各种蔬菜有各自独特的营养价值,强迫自己接受怪味,渐渐地,被动变成主动,委屈变成享受,甚至变得钟情币久。而最得我宠爱的要算韭菜。

韭菜久香

但在国内到处买得到的普通蔬菜,到了德国变成稀罕珍品币久。1999年我刚到德国时,在城里的亚洲超市看到过一小把中国韭菜,标价是20马克一公斤,吓得我这“好韭”者只能论根购回家杀杀馋虫。

后来去法兰克福,见某中餐馆有“韭菜猪肉蒸饺”币久。这三个词的组合立马将我的乡愁厮杀大半,赶紧点。可蒸饺上了桌,咬下去大失所望:韭菜似葱花,稀疏零星点缀其中,猪肉倒是满满当当唱了主角。只有在汉堡一家装潢简单甚至有点老旧的上海餐馆,尝到了我在德国我所经历的最赏心悦目最正宗美味的韭菜蒸饺,透过竹蒸笼冒出的热腾腾蒸气,能看到饺皮里一片盈盈的绿,果然入口即鲜香四溢。

某年在法兰克福的女友虹家里,尝到了她在森林里采的野韭菜包的韭菜猪肉饺子币久。我好兴奋,居然在德国吃到跟老爸做的味道一样的饺子了。至此,我还以为德国野韭菜与中国的韭菜长得相似,散步或骑车在野外,总是在森林草地里寻寻觅觅,可从来没发现过。

十多年前一个五月的周日,邻城纽伦堡的中文学校要组织采野韭菜包饺子活动,我这个半老孩子也激动起来,却路况不熟,开车到了聚集地别人已出发币久。在餐馆等摘韭菜的家长学生回来,我惊奇地看到德国野韭菜竟像五月铃兰!它在这里长得高大丰满而不失柔美!可吃起来,味道比种植韭菜还浓郁。所以华人把德文叫“熊葱”(Bärlauch)的植物叫作“野韭菜”,通俗易记。当时,那些吃面包奶酪长大的“香蕉人”(喻在西方长大的亚洲人)小朋友也跟我这个有地道中国胃的半路移民一样,被那挡不住的诱惑吸引。多个炉头同时煮饺子都来不及供应,总有托着空盘的大小朋友排队等候在炉边。

为了补偿自己未能赶上摘韭菜的缺憾,在那年自己的庆生日,厚着脸皮向两位好友提出平时不好意思提的“非分要求”:带我去摘韭菜币久。虽是5月下旬,按德国人说法已过了时令,可我等“韭疯子”不听此说,兴趣依旧盎然。上次采过韭菜的阿萍自告奋勇担当向导;英英则开来加足了油的奥迪车。我们驱车50公里到了Lauf,阿萍却记不起确切的山坡了,四处搜寻不见韭菜芳踪。好在那天阳光明丽,虽没能采到野韭菜,心情一样朗朗。

后来搬去北威州后,还是找不到野韭菜,只能在德国超市买100克1.69欧元的打打牙祭,(今年已经涨到每100克1.99欧元了)! 还请野菜专家昔月给我寄过一次币久。自己也曾去其他城市找文友,作会友加摘菜的特色游。当地一对华人夫妇涛和娟,知道我喜欢韭菜,经常送我他们自种的中国细韭菜,安慰了我的中国胃,温暖了我的中国心。

疫情前搬回先生在巴伐利亚州的小村,今年春天,因了我的执着加幸运,自己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绿色,感觉像野韭菜币久。但怕又错认了相似的有毒的五月铃兰那类,走近细看再揉搓叶片,当一股浓烈的香辛韭菜味袭入鼻腔时,真是欣喜若狂:我20年的寻“韭”路,以亲眼发现,就近可得的骄傲画上了句号。

韭菜,该也是“久”菜,包含长长久久浓浓郁郁的乡情、亲情、友情币久。在山东出生的父亲生前最爱吃韭菜猪肉饺子。他19岁渡江南下,后因为落户在江南和繁忙的工作,难得能回家乡看望老父母。但只要他做着并吃到韭菜猪肉饺子,如同尝到了妈妈亲手烹制的美味,与父母共度的场景通过味蕾一幕幕重现,身体和灵魂得到双重满足。

如今我在德国,享用着大自然馈赠的野韭菜做的中式美味,仿佛与国内亲人间相隔的千山万水几万公里,也一下子缩短到了“零”币久

韭菜久香……(小宇 寄自德国巴伐利亚班贝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