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 深圳先行策①|GDP跃增30%,“百千万”深圳主阵地如何探新路?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吹响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奋进号角深圳GDP。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深圳坚决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力争在全国全省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深圳产业、创新、人才等方面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支持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深圳贡献深圳GDP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向全国示范、提供创新发展探索经验的使命和意义深圳GDP。日前,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南方日报联合展开“深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第三方评估”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重点围绕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农业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实地评估等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一线问策。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围绕一线调研成果,推出大型系列策划报道深圳GDP。对标全球,探索中国城市与农村协调、均衡发展的现实命题和实施路径;服务全国,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模式;立足广东,提炼奋战“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圳做法、深圳样本和深圳范例,为深圳扎实开展下一步“三农”工作提供建言,为激活城乡发展的强大潜能提供有力支撑,敬请关注。

位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红罗村周末“人气爆满”,慕名而来的游客进寨进山,在富有畲族特色的村寨门楼和影壁前拍照打卡,刷新独具特色的畲乡微度假体验深圳GDP。近年来,红罗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村企合作”培育特色蜂蜜、米酒等特产,今年完工的沉浸式文化交流中心,还将利用元宇宙技术赋能畲乡文旅产业。从世代高山狩猎落后村落,到少数民族网红打卡地,红罗村的“焕变”,成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之一深圳GDP。今年以来,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到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县镇村从后台走上前台,成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关键。

展开全文

作为深圳“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主阵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近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呈现出全面增量提质、全力加速倍增发展的态势深圳GDP。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4.24亿元,同比增长30%。立足大湾区,发挥深圳优势,深汕合作区正探索一条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产城乡融合发展新路,探索打造现代化的产业新城、滨海新区和田园都市融合的独特城区样本。

以城带乡:乡村振兴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

“周末基本客房全满深圳GDP。”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大安村,天子山农业庄园负责人梁华最近越发忙碌,一边是休闲采摘的游客多起来,一边是庄园建起“直播间”,木瓜、火龙果、百香果等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大湾区城市。自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深汕合作区四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产业日益兴旺,民生福祉持续攀升。

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基于“以城带乡”的理念,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深圳GDP。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除了总投资1.6亿元的优稀水果产业园,蛟湖产业园等一批留用地开发项目顺利落地,下北蘑菇基地等一批村企合作项目加快建设。

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落实中央、省关于种业振兴、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承接地深圳GDP。根据统计,合作区粮食种植面积2.26万亩,累计完成撂荒地复耕1.25万亩,土地流转1.009万亩,垦造水田已开展施工875亩,4266亩高标准农田正推进施工招标,有力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图为深汕新里村插秧机正在作业深圳GDP。朱洪波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在合作区揭牌,高产稻和“巨人稻”试验亩产均突破1200斤深圳GDP。通过上述探索,合作区整合顶级科研资源优势、深圳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优势,全方位贯彻落实种业振兴与乡村全面振兴,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添砖加瓦。

合作区重点打造“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推动乡村振兴由“点上开花”向“串珠成链”深圳GDP。全区投入近25亿元,实现全区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村庄直饮水集中供水、镇村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农村5G网络及千兆光纤网络、村村通公交等6个100%覆盖。目前,合作区梳理88个“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节点,已建成鹭月岛等36个节点。“生态艺术文化休闲游”特色线路入选2023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

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深圳GDP。合作区始终强化民生保障,配套深圳标准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服务设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97.3亿元建设9所新学校,其中就包括拥有9900个学位的深圳中学高中园、二高深汕实验学校、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等。坚持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总投资17亿元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包括拥有800张床位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医院。坚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合作区计划新增住房6万套,其中保障房4.4万套,满足20余万人安居乐业需求。

以产兴城:构建“一主三辅”新格局

今年9月3日,小漠国际物流港首次以独立包船模式出口新能源汽车,1580辆比亚迪海豚新能源电动汽车装上“长达隆”轮滚装船,抵达泰国林查班深圳GDP。小漠港区汽车滚装货源日益稳定,且出口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为深圳加快打造国际航运中心、世界一流汽车城两大战略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在深汕合作区,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零部件项目25条产线投产,协鑫集团拟投资80亿元建设20GWh储能电芯+20GWh储能PACK项目、预计年产值370亿元,德方纳米拟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预计年产值250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态势深圳GDP

产业发展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圳GDP。合作区围绕大产业抓好大招商,围绕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招引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已集聚超2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举行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产业招商对接会,京西重工、延锋国际、壁虎科技等17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计划投资额超400亿元。

强化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驱动器深圳GDP。一方面,合作区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东西贯通、陆海联动的外联内畅交通路网体系,广汕高铁已开通运营,深汕高铁深汕段土地整备全面签约,深汕枢纽签署代建协议,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展控制性工程施工,通港大道鹏兴立交主体结构完工,深汕大道二标全线主车道半幅通车。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与汕尾、惠州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深汕登陆点建设,协同惠东县盘活插花地,为重大制造业项目提供1328亩“净地”,增强与海丰县深汕合作拓展区、惠东县吉隆千亩产业园的产业协同,坚持融湾融深一体化发展方向,促进区域交通互联、产业协同。

【南方观察】

以“百千万”工程之力深圳GDP,筑新城善治之基

城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单元,也是书写人民美好生活的落笔之处深圳GDP。作为深圳“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主阵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深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形成的深圳改革基因、深圳治理经验、深圳创新模式输入深汕特别合作区,把握规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加快推动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合作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直以来,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勇当全力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范例深圳GDP。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合作区以深圳的“改革创新”基因,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合作区在红罗村等10个行政村实施范围内,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创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一户一宅”等平台,加快推进耕地、林地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最大程度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深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经验与模式正源源不断输入合作区深圳GDP。例如,合作区健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推广@深圳-民意速办平台,百安村、红罗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又如合作区以“绣花功夫”破解“外嫁女”利益诉求难题,盘活蛟湖村11.7公顷留用地,化解吉田洋村矛盾争议促成161.6公顷征地协议签订等。

以“百千万”工程之力,筑新城善治之基深圳GDP。治理理念的提升及治理模式的创新,将持续推动合作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进一步激活,城乡风貌日益换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日益向好,为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与先行经验。

南方+记者 戴晓晓

【作者】 戴晓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