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周报|大宗商品走势分化,原油黑色系下跌,沪锡、生猪期货大幅上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本周(4月17日-4月21日)大宗商品走势分化,其中工业品走势分化,黑色系整体偏弱,本周缅甸佤邦一则突发停产锡矿消息,令沪锡期货主力合约大涨12%触及涨停大宗原油

就国内期货市场具体来看,能源化工板块,原油周下跌7.31%、燃油下跌5.66%;黑色系板块,铁矿石周下跌5.86%,焦煤下跌4.86%;有色金属板块,沪锡涨超10%,沪镍周上涨0.34%、沪铜下跌2.00%、沪锌下跌2.06%;农产品板块,棕榈油周下跌7.93%、鸡蛋上涨0.99%、生猪上涨6.93%大宗原油

交易行情热点

热点一:伦铜库存创近18年来最低 铜期货价格连月走高

当地时间周一(4月17日),业内顶级盛会“Cesco铜业周”(Cesco Week)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正式召开大宗原油

上周,伦铜库存大幅下降至51550吨,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大宗原油。近18年来的最低库存,导致众多企业高管、银行家和交易员涌入会议现场,以密切关注智利政府对采矿行业的最新表态。据了解,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但近些年由于矿产品位下降等因素,产量出现了停滞的迹象。不仅如此,智利政府去年禁止在冰川、保护区和对保护水系至关重要的地区采矿,导致该国约五分之一的铜产量面临风险。

由于全球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铜的需求可能会不断增长大宗原油。全球主要铜生产商自由港麦克莫兰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 Adkerson告诉媒体,“以近期的前景来看,我可以说,对铜的需求将持续强劲。”

去年10月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连月走高,并在年初一度升破每吨9400美元关口大宗原油。展会主办方咨询公司CRU Group预测,铜价将从目前的每吨9000美元附近升至10000美元以上。但这一价格并没有显著推动生产商加快采矿,因为新矿床变得更加昂贵且难以开发。CRU管理顾问Robert Edwards表示,由于矿商不愿在目前的基础上投入大型新建项目,到2026年和2027年,市场将开始进入赤字——需求大于供应的区域。

不过好消息是,智利政府周二有条件地批准了英美资源集团Los Bronces综合项目的扩张计划,推翻了环境监管机构去年禁止采矿的决定大宗原油。英美资源集团在声明中对智利政府部门的决定表示欢迎,并表示此举将支持公司对这一项目的持续投资,确保这个世界级大型铜矿的长期产出。

智利矿业部长上周五表示,预计当地铜业目前“产量下滑”的状况将在未来几年出现回升大宗原油。他还补充称,与行业的对话有助于缓解对税制改革和新宪法计划的担忧。

热点二:食用油企业打出“翻身仗” 油脂原料价格或继续下跌

去年苦于原料价格高企的食用油等相关公司有望迎来盈利修复大宗原油。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豆油、菜油、棕榈油价格均现下跌,其中菜油价格已累计下跌三成。展望后市,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豆油分析师曲国娜表示,现阶段下游需求不佳,短期内或难提振油脂价格,豆油价格后期仍有下跌空间。

上海钢联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全国一级豆油均价为8512元/吨,今年年初均价为9528元/吨大宗原油。据此测算,今年豆油已累计下跌约10.66%。豆油并非今年唯一下跌的油脂品种。曲国娜分析说:“一方面有宏观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油脂整体供应将逐步宽松,而下游消费不及预期,各竞品油脂的价差较大,替代以及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导致油脂价格下跌。”

展开全文

伴随油脂价格回落,食用油等相关公司毛利率有望得到修复大宗原油。金龙鱼近期调研公告中透露,今年公司毛利率预计能有所提升,“对于零售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公司提价会略有滞后,但原材料价格下跌时降价也会滞后,所以,通常原材料价格下跌会有利于毛利率修复。”菜油龙头道道全则已在一季度打出“翻身仗”。据公司业绩预告,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至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未来豆油价格或存继续下降可能大宗原油。在供需宽松及三大油脂价格交互影响下,棕榈油、菜油价格也有望下移。卓创资讯相关分析指出,进入三月份以来,菜籽油库存出现明显的增加,短期基本面情况难改,菜籽油价格或仍有下跌空间;棕榈油方面,印度和中国的需求短期并未出现明显增量,随着南美大豆收割上市,豆系商品的价格有望下降,从而拖累棕榈油价格涨幅,中长期来看,棕榈油价格重心仍将有所下移。

行业政策要闻

要闻一:国家发改委表示化肥供应较充足大宗原油,大部分肥种价低于国际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大宗原油。在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春耕期间化肥供应较为充足,保供稳价基础好于去年。

有记者提问称,当前春耕春播正当时,请问发展改革委如何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孟玮对此回应称,当前正值春耕春播关键阶段,保障好化肥供应事关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大局大宗原油。国家发改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跨部门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紧盯产供储销各环节,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调研在前摸实情大宗原油。今年以来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化肥供需形势,了解市场真实情况,听取地方、协会、企业和农户意见。

二是全面部署落责任大宗原油。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通知,重点对保障今年春耕化肥原材料供应、畅通运输流通等作出部署安排,明确和压实各方责任。

三是加强督导重协调大宗原油。督促指导有关方面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特别是针对年初部分化肥生产企业面临的“三缺”问题,即缺原料、缺能源、缺运力问题。

四是适时投储补缺口大宗原油。截至3月底已累计投放529万吨,4月份还将投放500余万吨,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用肥需求。

孟玮指出,总的看,尽管受要素成本上升、市场供需不稳、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当前化肥价格水平整体仍高于正常年份,但今年春耕期间化肥供应较为充足,化肥市场运行基本稳定,保供稳价基础好于去年大宗原油。据有关协会监测,一季度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供应量同比分别增长7.2%、1.4%、11.1%。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尿素价格基本持平,磷肥小幅上涨,钾肥显著下降,大部分肥种继续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磷酸二铵、磷酸一铵较国际市场低15%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化肥市场分析研判,推动产供储销衔接协调,持续做好化肥市场宏观调控,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肥需要大宗原油。”孟玮称。

要闻二:巴基斯坦已向俄罗斯下单首批折扣原油

虽然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能源产品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导致其石油无法被轻易地运往全球各地大宗原油。但难抵廉价俄油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购入俄油。

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巴基斯坦石油部长穆萨迪克·马利克表示,根据巴基斯坦与俄罗斯达成的一项新协议,巴基斯坦已向俄罗斯下单了第一笔折扣原油订单,其中一批货物将于5月运抵该国卡拉奇港大宗原油

马利克透露,根据协议,巴基斯坦将只购买折扣原油,不购买精炼燃料,如果第一笔交易顺利进行的话,预计每天的原油进口量将达到10万桶大宗原油。马利克此前指出,巴基斯坦每年进口约7000万桶石油,希望俄罗斯石油能够占石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俄罗斯能源部长在今年1月份率领一个代表团前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就双边采购协议举行会谈大宗原油。会谈结束后,他表示,可能会在3月以后开始向巴基斯坦出口石油。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3月底表示,俄罗斯未来可能增加供应量,我们希望能于近期解决所有技术性问题,建立稳定的出口。

除了巴基斯坦之外,俄罗斯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也在增加大宗原油。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参加俄能源部会议时称,在2022年,俄罗斯对印度的石油供应量增加了21倍。据悉,印度在俄罗斯购买了大量价格打折的廉价石油后,加工提炼成汽油和柴油等相关产品,然后高价出口给欧洲,从中获取暴利,俄罗斯已成为印度石油进口的最大供应国。

国际能源署(IEA)在近日发布的月报中指出,俄罗斯3月份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量升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俄罗斯石油收入同比却下降了43%,因为俄罗斯被迫向数量更有限、可以通过谈判获得更大折扣的客户出售石油大宗原油

此外,就连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的产油国也在进口俄罗斯石油大宗原油。目前海湾国家内部正在使用以折扣价买来的俄罗斯石油产品,包括用于消费和炼油,与此同时,它们以市场价格出口自己生产的石油产品,以提高自身的利润。海湾国家已成为存储和交易俄罗斯能源产品的主要中心。据大宗商品数据提供商Kpler称,去年俄罗斯对阿联酋的石油出口增加了两倍多,达到创纪录的6000万桶。俄罗斯每天向沙特出口10万桶石油,而俄乌冲突前几乎为零。

分析师表示,尽管西方国家实施了接二连三的制裁,但多国正急切地购买更多的俄罗斯石油,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各国以自身利益优先,也又一次体现出美国自身影响力的减弱大宗原油

展望后市表现

能源化工板块

原油:本周前期,OPEC+减产计划使得石油市场回暖,叠加美国原油库存下降支撑油价,但美国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紧张,加剧市场对美国或再次加息的担忧,国际油价先涨后跌大宗原油。本周后期,市场对能源供应收紧的担忧挥之不去,加之美国CPI数据下降显示通胀降温,美联储加息压力有所缓解,市场乐观认为或接近于结束加息周期,国际油价止跌反弹。供给端:紧张。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下,国际石油公司依旧保持谨慎克制的生产节奏,资本开支有限,增产意愿不足;受制裁影响,俄罗斯原油增产能力不足且会一定程度下降;OPEC+供给弹性下降,减产托底油价意愿强烈,沙特控价能力增强。需求端:增长。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恢复但海外经济衰退,下半年国内外经济都进一步恢复,需求端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综合国内外来看,全球原油需求仍保持增长态势。(东吴期货)

黑色系板块

焦炭:本周焦炭市场重心下移,截至本周四,焦炭市场均价为2302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下调101元/吨,准一级主流焦炭价格围绕2250-2370元/吨大宗原油。周内焦炭市场第三轮调降落地,干、湿熄焦下调幅度均100元/吨。随着焦炭价格下调百元,原料价格也跟随下调,一定程度上缓解焦企成本压力。但目前由于下游采购意愿偏弱,个别钢厂控制原料到货,使得部分焦企焦炭库存有所增多,焦炭市场仍存下行风险。炼焦煤价格松动,难以支撑焦炭市场,而钢材市场疲态未改,钢厂利润水平低,对焦炭市场仍有压价可能。因此预计下周焦炭市场或将延续走跌,幅度100元/吨。(百川盈孚期货)

有色金属板块

沪锌:本周沪锌期价下行大宗原油。宏观上,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加强了市场担忧衰退的预期。基本面上,Mysteel调研本周锌精矿港口库存22.1万吨,周环比减少1.2万吨;欧洲炼厂小部分产能宣布复产,但海外锌炼厂复产节奏总的来说较慢,国内矿端仍延续季节性紧缺,矿端加工费继续下调;锌炼厂部分地区炼厂常规检修,其余炼厂生产利润仍较高,生产积极性仍在,开工率较高。需求端,镀锌开工在假期后有所回升。库存上,国内外偏低,20号由去库转为累库。(瑞达期货)

农产品板块

生猪:本周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殖端抗价惜售情绪较浓,叠加二次育肥猪源逐渐进入市场,有抢占猪源等现象存在,养殖户对低价出栏抵触心理较强,出栏积极性较前期减弱,市场生猪供应数量略有缩减,但总体来说市场猪源仍较宽松大宗原油。终端需求仍较低迷,当前市场未有明显改善,下游拿货积极性不高,生猪价格小幅走低。综合来看,目前市场看跌情绪有所增加,但部分散户对低价出栏仍有抵触情绪,情绪博弈,部分猪企降价出栏,市场猪源依旧充足。白条销售情况不佳,餐饮以及旅游行业回暖的节奏缓慢,而居民消费热度一般,消费市场处于淡季。预计下周价格稳中偏弱为主,在14-16元/公斤之间波动,较本周价格下跌。(百川盈孚期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