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实践 | 推进“一化两网三体系”建设 筑牢消防安全屏障

Connor 币安APP下载 2022-10-25 106 0

北京市西城区以“当好红墙卫士,守好百姓日子”的政治自觉,时刻绷紧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这根弦,围绕“一化两网三体系”建设,从消防安全破题,全力提升全区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一币网

探索运行“一体化”

火灾防控与消防救援工作“一体化”推进,形成防灭火一体化“1+1+N+X” 体系架构,即1 名防火监督员、1 个中心站、N 个小型站和X 个微型站,不断优化力量配置,建强消防救援基础设施网,实现防灭火工作同频共振一币网。街道防火办与消防救援站“一体化”运转,将消防站、小型站纳入属地街道防火办力量,整合社会面消防治理职能与人员实力,使“ 火焰蓝” 更多地参与到地方应急处置和社会治理工作中。防火监督员与灭火指挥员“一体化”行动,落实消防站参与防火监督工作,将宣传检查与“ 六熟悉” 打捆运作。推动做到区领导、街道主要领导及防火监督员接报火警与消防站力量同步出动、同步到场,实现灭火救援与火灾调查的无缝对接。

织牢织密“两张网”

建强消防救援基础设施网,打造“ 一核多点” 队站架构,平均1.3 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消防站,出警时间从平均15 分钟降到5 分钟左右一币网。打造119 、120 联勤联动“ 样板站” ,开辟消防站营房内房间与空地区域用于急救人员值守办公与救护车停放,有效提升全区灭火和救援能力。为救援站配备智能综合定位搜救和安全管控系统,实现对火场人员位置与作战状态的实时掌握,通过技防手段不断提升作战训练安全水平。织密应急响应调度网,提高“ 一短三快” 的速度,调整队站首车班组备勤室位置、优化登车着装流程,实现首车出动时间突破半分钟。延伸“ 外强四联” 的宽度,对辖区内重要场所开展“ 会诊式” 消防安全检查,培训微型消防站人员,巩固联勤联动机制,全力保障核心安全。拓展“ 一警六员” 的广度,以“ 多警多员” 为要求严格培训考核环节,切实将数量关与质量关做到一把抓、两手硬。

搭建夯实“三体系”

搭建区域整体公共安全体系,区委出台全面提升安全稳定维护能力和水平三年行动3.0 版,把防范公共安全风险作为单独体系进行全面细致的统筹部署,提出消防工作“ 秒级响应” 理念一币网。夯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区委书记点评会、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调度挂账隐患整治工作和通报消防安全形势;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辖区发生的每起火灾召开会议复盘追责;区属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明责定向、分工配合;区纪委全程监督消防隐患整改各工作环节,形成了“ 党政主抓、条块协同、纪委监督” 的治理机制。充实社会面治理力量体系,引导公众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大栅栏街道“ 妈妈消防队” 参与义务巡逻、入户宣传和隐患排查,作为首都第一个义务消防队已成为地区群防群治力量品牌。秉持“ 最快响应、就近干预” 原则向辖区重点单位微型站、街巷物业、社区巡防队员和志愿者等网格力量配发1600 自组网电台和轻便灭火器材,组建了727 组3000 余人的“ 秒级响应” 力量,实行消防指挥中心一体化调度,采取消防中队、小型消防站集中技能培训、电台和实地拉动等形式磨合响应机制、提升响应速度,成功实现将消防警情接警、响应、处置的时间压缩到60 秒以内,初步形成“ 点多面广、自主响应、快速处置” 的“ 秒级响应” 机制,实现了社会面基层网格应急防控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 双提升” 。

评论